文档

VCU模式和CU模式的区别

更新时间:

表格存储提供VCU模式(原预留模式)和CU模式(原按量模式)两种计费模式。本文介绍VCU模式(原预留模式)和CU模式(原按量模式)的区别和场景推荐。

背景信息

表格存储按弹性动态扩容、按需付费、存储和计算分离等原则提供了CU模式(原按量模式)的计费模式。

为了满足用户的费用评估、成本控制等需求,表格存储在支持CU模式(原按量模式)的同时,推出了VCU模式(原预留模式)的计费模式。

VCU模式(原预留模式)的计费模式能使用户更方便地评估费用和控制成本,同时VCU模式(原预留模式)支持弹性能力,使用户可以按业务需求动态调整VCU配置。

计费模式区别

VCU模式(原预留模式)和CU模式(原按量模式)两种计费模式的主要区别如下,详细说明请参见下表。

  • 计算部分

    VCU模式(原预留模式)支持以包年包月方式购买计算能力(VCU,4核16 GB),以及支持使用弹性能力按使用的计算资源折算成VCU进行计费,而CU模式(原按量模式)是根据实际计算消耗折算成CU进行计费。

  • 存储部分

    VCU模式(原预留模式)支持按照不同存储类型收费,而CU模式(原按量模式)只能与实例类型绑定。

  • 索引部分

    VCU模式(原预留模式)的存储部分单独收费,计算部分统一在计算资源中消耗;而CU模式(原按量模式)按照高性能存储与预留CU方式计费。

区别

VCU模式(原预留模式)

CU模式(原按量模式)

实例类型

标准型

  • 高性能

  • 容量型

计算计费

  • 统一规格VCU(4核16 GB)。

    • 预留VCU按照包年包月方式计费,

    • 开启弹性能力后支持按实际的计算资源消耗计费

  • 根据使用量提前预估购买使用资源

  • 涵盖读、写、索引计算、通道等计算消耗

  • 根据实际消耗的计算单位CU,按照小时计费

  • 区分按量读CU、按量写CU,预留读、预留写CU,按不同定价计算消耗

  • 区分高性能与容量型,按不同定价计算消耗

存储计费

  • 根据实际存储量每小时计费

  • 区分存储类型高性能和容量型

  • 根据实际存储量每小时计费

  • 根据实例类型只有一种存储类型

多元索引计费

  • 计算部分读写消耗VCU资源

  • 存储部分按照多元索引存储单独按小时计费

  • 计算部分根据存储空间和行数消耗预留CU

  • 存储部分根据多元索引的数据总量按小时计费

弹性能力

计算与存储均支持弹性扩容

计算与存储均支持弹性扩容

场景推荐

计费模式

付费方式

说明

适用场景

VCU模式(原预留模式)

预付费(包年包月)为主,支持弹性能力

  • 计算部分支持按照资源评估结果预先购买预留VCU或开启弹性能力后按实际使用量支付计算性能消耗费用。您可以叠加使用预留VCU和弹性能力来节约成本。

  • 存储部分可以动态扩展,根据实际使用量,每小时扣费。无需容量规划。

  • 业务峰值较平稳,可预测

  • 期望灵活弹性,整体成本可控

  • 预算制,需要提供预购资源

CU模式(原按量模式)

后付费,根据实际使用量,按小时计费

Serverless模式,用户无需规划硬件资源,根据实时的读写吞吐量和占用的存储空间计费。

  • 业务峰谷变化较大,不可预测

  • 期望灵活弹性,低运维成本

  • 每日短时间内有高吞吐定时任务

  • 本页导读 (1)